孩子尿床,這個尷尬的問題,已經成為很多家庭的困擾,本以為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,尿床現象會逐漸好轉,然而并沒有。
其實造成孩子尿床的原因有很多,主要包括發育遲緩、睡眠不正常、遺傳因素、心理因素以及疾病等,千萬不要以為就是孩子太懶了。
一般來說,寶寶尿床有一個“有效期”,在3 歲時寶寶已能控制排尿,醫學上把兒童3歲后不能自主控制的排尿稱為“遺尿癥”。

遺尿癥的危害有哪些?
夜間多次尿床,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睡眠,使孩子沒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第二天的學習生活當中。同時私處的長時間潮濕,也增加了尿路感染的幾率。
長期遺尿癥的孩子在小伙伴面前往往會感到害羞、自卑,長此以往,孩子的心理會受到很大影響,造成其焦慮,自信心不足。
所以,寶寶在超過三歲后仍是老尿床的話,就應帶孩子到醫院請專業的醫生診斷,以排除是否因疾病或發育的原因所造成。如果各項檢查都是正常,那說明寶寶的尿床只是功能性的、暫時性的,家長不必太過憂心。
家長應該怎么做?
在排除了發育或疾病的因素外,在1歲半之后,寶寶神經已經有了一定的發育,能夠聽懂大人的指示,也能了解去廁所的含義,這時父母就要開始有意識地訓練寶寶上廁所了。
訓練的方法有以下幾種:
1. 父母細心觀察孩子
看到孩子玩耍時突然不動,或是摸著自己的腹部,或是哭鬧起來,這可能就是寶寶發出尿意的信號。
這時,父母可以把孩子牽到廁所,教他怎么脫下褲子自己尿尿,如果寶寶順利地完成排尿,要記得給他鼓勵和稱贊。
2. 訓練膀胱功能
寶寶的膀胱一般可容納300毫升左右的尿液。白天時,可以訓練孩子盡量延長2次排尿間隔時間, 使膀胱容量逐漸增大,促使尿量儲備增加。
3. 建立條件反射
首先,觀察孩子每天發生遺尿的時間,掌握規律后在寶寶發生遺尿前半小時左右,把孩子喚醒去排尿。
注意:
第一,晚上把孩子叫醒去排尿時,一定要保證孩子處于清醒狀態,因為如果孩子晚上被叫醒起來排尿時還是迷迷糊糊的話,往往還是會尿得不干凈,半夜就容易尿床。
其次,孩子被叫醒后,一定要讓他到洗手間去小便,決不能讓孩子尿在床旁的痰盂里。
最后,叫的時間上要把握好,叫得次數太多,孩子膀胱得不到擴張,產生不了明顯尿意;叫得太早,孩子也還沒尿意;叫得太遲,孩子已經尿床。
最后,提醒各位家長,如果孩子尿床了,父母最好“一笑而過”,淡然處之,不要斥責、挖苦或打罵,也盡量不聲張,以消除孩子怕羞、緊張的情緒和維護孩子的自尊心。
湘公網安備 43011102002343號
營業執照查閱 網站地圖